[ 進入官網 ]
右玉縣
右玉地處晉蒙兩?。▍^)交界,是山西省的北大門。全縣國土面積1969平方公里,轄4鎮4鄉1個風景名勝區,11.5萬人。右玉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自古以來是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融匯地,尤其是境內的殺虎口,一直是草原游牧民族南下進入中原的重要戰略通道。特別是清朝年間,殺虎口作為著名稅卡,日進斗金斗銀。由于殺虎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右玉作為邊塞要沖、西口故里、晉商通道,是一條歷史文化的走廊。
平魯區
平魯區地處晉西北內外長城之間,地理坐標為東經111度52分至112度41分,北緯39度21分至39度58分,西北沿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南與忻州市偏關、神池兩縣毗連,北接朔州市右玉縣,南連朔城區,地理位置適中,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險"之稱。全區國土總面積2314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為147289人,轄1個街道、2個鎮、10個鄉、224個行政村。
朔城區
朔城區是朔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轄8個鄉2個鎮4個街道、227個行政村,國土總面積1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朔城區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古稱馬邑、善陽,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28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峙峪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馬邑文化”。這里人文薈萃,有峙峪遺址、馬邑漢墓群、崇福寺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西漢著名女詩人班婕妤、三國名將張遼、北齊名將斛律光均誕生于此。
山陰縣
山陰縣轄5鎮7鄉,197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面積1651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人。著名作家丁玲筆下《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桑干河貫穿全境。山陰礦產資源豐富。全縣煤炭可采儲量115億噸,產能3200萬噸,是全國重點產煤縣;鈣石儲量500億噸,在長江以北儲量最多、品質最好。山陰區位條件優越。全縣有4條鐵路、2條高速公路和5條國省干道貫通全境,距朔州機場36公里,是山西連接京、冀、蒙的必經之地,也是對接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協同發展核心區和雄安新區的戰略通道。
懷仁市
懷仁是聯結朔州、大同兩市的重要節點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地處雁門關外、大同盆地中部。全市三分山、七分川,國土總面積1234平方公里,轄8個鄉(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43萬人,2018年8月8日成功撤縣設市,由山西省直轄,朔州市代管。
應縣
應縣地處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南端,東望恒山之險,南扼雁門之要,北連大同煤海,西依朔州電都,宛若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全縣國土面積1708平方公里,轄3鎮9鄉、214個建制村、總人口24.4萬人。
朔州市地處山西省北部,是伴隨改革開放應運而生的一座新興城市??偯娣e1.06萬平方公里,轄2區1市3縣、6個省級開發區、62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159.0655 萬人。 [閱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