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網友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了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管學峰做客我們的訪談,就“推進文旅創新發展工作”的相關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歡迎大家積極參與。
管學峰:主持人好,網友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
主持人:請您簡單介紹一下2021年我市對全域旅游發展工作主要有哪些部署安排?
管學峰:2021年關于全域旅游發展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完成《朔州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全力支持右玉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進一步將朔城區、懷仁市、應縣作為重點培育創建試點,綜合帶動全市全域旅游發展。
主持人:朔州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有哪些舉措?
管學峰: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法律法規,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力度,積極挖掘整理一批有價值的保護項目,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習活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非遺保護政策,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等,將非遺保護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非遺保護傳承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將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納入區域城鄉規劃。二是組織開展非遺調查,建立非遺檔案和數據庫,公布縣級項目278項、市級項目233項,申報列入省級項目19項、國家級項目6項;認定52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6名縣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認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3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名。三是加大瀕危項目保護。先后完成國家級傳承人張元業、張福朔州秧歌戲、省級傳承人梁泰晉北道情戲的搶救性記錄;完成朔州秧歌戲、晉北道情戲傳統劇目復排;恢復傳統舞蹈踢鼓秧歌30個、喜樂12個;對梨花春白酒傳統釀造技藝進行生產性保護。
主持人:當前文旅事業蓬勃發展,我們在市場管理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管學峰:一是豐富旅游業態。堅持景區為王,指導A級景區擴業態、強配套、優服務、提品質,打造新的旅游消費點。二是優化旅游體驗。貫徹落實“六字要訣”,實現文化旅游滿意在朔州。三是認真梳理市場存在問題,創新管理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檢查督導力度,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迅速研判,果斷處置,該約談的及時約談,該叫停的果斷叫停,不使其蔓延發酵,擾亂市場秩序。四是貫徹落實行業標準。嚴格落實A級旅游景區和旅游星級飯店評定及復核工作,推動企業全面執行行業標準規范。
主持人:請具體介紹一下朔州市的民俗有哪些?
管學峰:我市目前共有市級以上民俗類非遺項目27項,縣級項目35項.其中:
國家級項目1項——春節(懷仁旺火習俗);
省級項目3項(騾馱轎、門神信俗----尉遲敬德、懷仁旺火習俗);
市級項目23項(朔縣四月八廟會、懷仁社火----大旺火、尉遲恭文化、寒食節、七巧節、騾馱轎、水陸齋儀法會、抬閣、燈山、馬邑婚俗、趙氏譜系文化、神頭五月五廟會、井坪六月六廟會、“二月二龍抬頭”燈會(窩窩會村)、門神信俗--尉遲敬德、北樓口四月十八廟會、城隍出府、朔州民俗-好漢出門三六九、黃河燈(元宵節)、喪葬習俗、窯神爺節日、右玉海子灘廟會、尉遲恭文化-中華門神故里);
主持人:在旅游中長知識,在旅游中了解當地的文化,朔州市在文化和旅游相結合中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管學峰:一是開展“游山西·讀歷史”朔州文化活動,充分利用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獨有的地理生態稟賦,使游讀活態化、具象化傳播,讓游客可觸摸、可感知、可互動,更好地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開展非遺演藝進景區展演活動,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更能近距離感受朔州的人文底蘊和魅力。組織全市各級公共圖書館開展“游山西·讀歷史”系列主題公益講堂活動。二是籌備舉辦塞上長城文化旅游節系列活動,挖掘長城歷史,講好長城故事,打造長城品牌,讓大家體驗別樣的邊塞之旅、感悟亙久的長城文化。
主持人: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管學峰:朔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人文薈萃,文脈綿長。先人在創造燦爛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代表性項目6項,分別是:秧歌戲(朔州秧歌)、道情戲(晉北道情)、賽戲、梨花春酒傳統釀造工藝、春節(懷仁旺火習俗)、朔州傳統鎏金技藝;省級代表性項目19項,分別是:朔州秧歌戲、賽戲、踢鼓秧歌(朔城區)、朔州喜樂、騾馱轎、廣武傳說、梨花春酒傳統釀造工藝、晉北道情戲、懷仁旺火習俗、殺虎口傳說、右玉剪紙、晉北鼓吹、懷仁陶瓷制作工藝、傳統鎏金工藝、門神信俗----尉遲敬德、踢鼓秧歌(平魯區)、雁北耍孩兒、應縣王氏中醫正骨術、右玉民俗剪紙;市級項目233項;縣級項目278項。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基本建立。
主持人:即將進入“十一”假期,我市景區疫情防控做了哪些準備?
管學峰:一是按照《旅游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2021年3月修訂版)》規定,合理設置了游客接待上限,持續推進門票預約制度,做好景區公共衛生和場所防控?。二是積極引導公眾遵守防控要求,配合防控工作,做到戴口罩、少接觸、常消毒,養成“一米線”好習慣。三是24小時值班值守到位、物資保障到位,隔離、消毒、防護、救護等具體措施落實到位。
主持人:針對朔州文旅產業的發展,您認為目前還存在哪些不健全不完善的方面,下一步針對這些問題有沒有相應的發展措施?
管學峰:“十三五”期間,全市文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但困難和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文旅業態結構單一,缺乏市場需求的體驗性強的休閑度假類文旅產品,特別是有影響力、有知名度,可以成為旅游IP的標志性項目幾乎沒有;二是精品意識不強,打造申報國家級A級景區積極性不高,全市4A景區僅有4家;三是文化旅游產品供給能力亟待提升,精品藝術創作生產、旅游拳頭產品和精品線路開發不夠;四是文化旅游品牌培育打造缺乏可持續性,朔州文旅形象宣傳需持續用力;五是文化旅游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程度較低,文旅項目儲備不足,謀劃不夠;人才隊伍嚴重不足。
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抓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機遇,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挖和利用全市豐富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歷史資源,做好文旅、文創、文藝融合大文章,重塑朔州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努力實現文化旅游業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發展。一是以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為重點,激發文化旅游發展活力。全力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與農業、林業、工業、教育、體育、科技、康養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激發產業活力,促進文旅消費,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按照山西省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要求,圍繞全域旅游發展目標,加快推進我市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創建。二是以項目打造和進準招商為重點,增強文旅產業發展后勁。項目建設是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當下、主動作為,強化項目意識,謀劃儲備了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右玉馬世界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等一批新項目、好項目、大項目,不斷為文旅發展增添動能;立足文旅融合發展,加大文旅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精準對接全國知名文旅企業,積極引進市場主體,壯大文旅產業發展。三是以品質提升和鄉村旅游為重點,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品質內涵提升是“十四五”文旅業提質擴容的重要著力點,良好的氛圍環境、豐富的產品供給、優質的服務保障、滿意的游客體驗都是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把鄉村旅游發展作為重要戰場,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一批鄉村旅游示范村、長城人家,組織開展富有地域文化內涵的鄉村文化旅游活動,以鄉村文化旅游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四是以歷史文化和生態文明為重點,打造朔州文旅新名片。依托朔州獨特的長城文化、邊塞古堡文化、佛教古建文化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以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為統領的歷史文化旅游產品;以生態文明帶動文化旅游業發展,努力將朔州建設成為生態文明與歷史文化疊加交融的、具有深度體驗特征的北方知名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五是以 IP 塑造和創新營銷為重點,提升“能源綠都·塞上明珠”知名度。整合朔州文化、資源、美食、風光、民宿等特色資源,深挖文化內涵,打造具有獨特文化主題的文旅 IP,助推朔州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創新營銷方式,深化與新媒體的合作營銷,加強與受眾廣、傳播度高的自媒體合作,制定合作營銷計劃,實現網上覆蓋面廣、快速精準的旅游營銷。六是以科技創新和文旅新業態為重點,打造多元化產業業態。強化科技創新,注重數字化賦能,以科技創新推動文化旅游業從資源驅動和低水平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催生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服務。以夜品特色美食、夜賞文化藝術、夜娛休閑觀光、夜淘時尚精品、夜享運動康養“五夜”舉措為抓手,增強文化旅游消費動能,推動夜經濟發展,打造塞北不夜城和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區。充分利用朔州夏季涼爽冬季冰雪的氣候資源,發展康養旅游、冰雪旅游,抓住建黨100周年契機,加快培育研學旅游、紅色旅游等。
主持人:我們看到文化和旅游局的各項工作措施扎實有效,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那么2021年的工作思路又是怎樣的呢?
管學峰: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文化旅游工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大力推進文旅惠民服務、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文化遺產保護、文旅市場管理,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明顯成效。2021年我們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主題主線,著力構建現代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現代公共文化旅游服務、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三大體系,重點推進十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編制完成《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十四五發展規劃》《朔州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朔州市桑干河沿線景觀規劃》《長城旅游發展規劃》以及其他各專項規劃。二是增加優質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圍繞建黨100周年,組織全市文藝工作者加大文藝創作生產力度,努力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文藝精品。實施文化惠民“五個一批”工程,開展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巡回展演。三是提高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效能。加快市博物館整體改陳提升,推進朔城區圖書館、右玉縣城市會客廳(圖書館)項目建設。完成朔州文旅云平臺建設,構建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數字化服務網絡。四是加快推動長城旅游開發建設。以“山陰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龍頭,以長城旅游公路建設為紐帶,積極構建“景景通、城景通”全市旅游景區景點一張網格局。組織舉辦2021塞上朔州長城旅游節等節慶活動,不斷提升“長城博覽在山西,精品攬要在朔州”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五是深入挖掘資源,大力宣傳推介朔州文化旅游。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涵,深入開展“游山西,讀歷史”活動。開設公益講堂,培育研學實踐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朔州文化旅游資源、民俗風情、美食特產、文旅產品,不斷提升朔州景區景點的知名度,吸引國內外游客來朔旅游、吸引客商投資朔州文旅事業。六是加快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全力支持右玉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進一步培育朔城區、懷仁市、應縣全域旅游創建試點,綜合帶動全市全域旅游發展。發展鄉村旅游,培育一批長城人家、鄉村旅游示范村。實施工藝美術產業振興計劃,加大工藝美術大師培訓力度,推進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建設。七是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強化文物安全紅線,夯實文物保護基礎,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啟動第三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遴選工作。開展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評審認定工作,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庫建設。八是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組織舉辦公共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工藝美術、鄉村旅游、景區導游等專題培訓班,不斷提高文化旅游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和綜合素養。深入貫徹“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積極開展星級酒店、旅行社、景區標準化創建,加強市場監管,推進誠信經營,開展“微笑服務”,提升游客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九是積極推動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山陰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朔州老城三座城門和部分城墻修復等重大文化旅游融合項目的建設。十是提升文旅市場綜合監管水平。加強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廣告播放、網絡視聽節目等新媒體、衛星地面廣播電視接收設施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的監督管理。加強文化旅游市場日常監管與重要節假日、旅游高峰期的重點督查,落實監管責任,規范市場秩序,確保市場健康有序運轉。
主持人:在朔州開設一家小型的旅游公司,具體需要到哪些部門辦理哪些手續?具體在市文化和旅游局需要辦理哪些手續,需要哪些資料?
管學峰:成立旅行社所需材料:
1.設立申請書。內容包括申請設立的旅行社的中英文名稱及英文縮寫,設立地址,企業形式、出資人、出資額和出資方式,申請人、受理申請部門的全稱、申請書名稱和申請的時間;
2.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3.法定代表人履歷表及身份證明;
4.企業章程;
5.經營場所的證明;
6.營業設施、設備的證明或者說明。
因2020年機構改革,文旅行業行政審批工作現由市行政審批局審核辦理,具體辦理流程可去市行政審批窗口咨詢。
主持人:我們這一期的訪談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關注我們的訪談,也感謝您做客我們的訪談。
管學峰:感謝各位網友對我們工作的積極關注,謝謝大家,再見!
主持人:咱們下期見!
主辦單位: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技術服務中心
晉ICP備07500137號
晉公網安備 14060202000030
號 網站標識碼:1406000020